编辑:吃货养生网 浏览:次
自上周迎来了立秋之后,明显可感觉到天气开始由热转凉,日常温度开始逐渐下降,早上和夜晚的时候还会感觉到丝丝凉意。
其实从立秋之后,就开始步入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的时期,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刚刚经历了炎热的夏季之后,免不了损耗过多,但立秋之后,天气转凉,湿度降低,因此“秋燥”便很容易出现。
这时人们往往就会出现口干舌燥、烦躁不安、目赤牙痛、皮肤干裂的情况,并且秋燥还易犯肺,损伤津液。所以秋季要防燥,养阴清燥、润肺生津便是立秋之后的养生原则。大家可按照以下这“五调”来进行做好立秋养生防燥。
饮食调养,养阴清热
秋季饮食应该以养阴清热为主,因为秋燥易犯肺伤、损伤津液,所以根据燥则润质的原则,秋天的饮食结构应该以养阴清热,润燥止咳,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。
所以可以多吃一些芝麻,蜂蜜,银耳,乳制品等滋润食物,少吃姜、葱等辛味之物,不吃生冷。
运动调养,增强体质
立秋后,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,可以做一些适当的锻炼,增强体质,对身体也有着很大的益处。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,比如慢跑、跳绳、爬山等。这都能起到好的效果。
精神调养,平心静气
秋季要顺应“秋主收,冬主藏”的季节特点。以“收”为要,保持乐观情绪,心情舒畅,以免秋季肃杀之气影响自身。秋季可外出秋游,登高望远,以平常心看待季节变换,平心静气也可防燥。
起居调养,合理睡眠
“春困秋乏”这是常说的一句古话,立秋后,入秋后,因未能及时补偿夏天的损耗,所以这时人体经常精神不佳、身体乏力,睡意绵绵。因此在起居方面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。
进补调养,适宜平补
立秋一至,气候开始清爽,阴阳相对平衡,所以秋季进补也有必要。但进补不可乱补,要讲究平补,主要是食用一些寒热之性均衡的滋补药材或食物,如沙参、玉竹、麦冬、石斛、子、桂圆、黑芝麻、红枣、阿胶、罗汉果等等。
立秋虽至,不过夏日暑气未尽,秋凉却到,因此我们需在饮食、运动、精神、休息等各个方面都做调整,防止燥邪入体,肺津受损。
转载请标明出处:http://www.chysw.com/ysbk/18750.html
推荐阅读
立秋养生饮食保养及日常百科
夏末秋初,饮食需“忌姜”,建议多吃这5种 夏季吃12种水果的禁忌需知 夏天别吃这5食物 小心体臭 夏季小心容易上火的这些食物,尽量少吃~ 夏季养生汤 米仁绿豆百合汤 夏至养生多吃“苦” 健脾养心很关键 六款让你胃口大开的夏季养生粥食谱 养生达人夏季应吃食物 夏季养生豆腐吃太多也会出问题 猪油夏天怎样储存得更长时间?